当前位置: 聚焦 > 详情
开发非遗文创、培育衍生产业……广州越秀激发传统文化新活力 全球观速讯
2023-06-19 22:11:35    南方都市报

6月18日,“越赏非遗 秀美新彩”2023年越秀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之传承专场在广州市工人文化宫举行,通过非遗大师作品展、非遗体验营、非遗文创市集等形式,为传统非遗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以非遗工艺衍生产业,促进城乡要素资源双向流动,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据悉,该系列活动将持续开展到6月30日。

鼓励非遗文创开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激发传统文化新活力

“身外是张花红被,轻纱薄锦玉团儿,入口甘美,齿颊留香世上稀”,开幕式上,一首由大南路小学学生们表演的粤曲《荔枝颂》正式拉开了活动序幕。

随后,广州榄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曾昭鸿老师向大南路小学赠送作品集和《非遗玩家·榄雕》系列丛书,向到场小朋友传授榄雕知识和技艺。活动当天恰逢父亲节,市民朋友前来参加榄雕亲子体验活动,跟非遗大师学习指尖上的传统文化。

广州榄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曾昭鸿老师向大南路小学赠送作品集和《非遗玩家·榄雕》系列丛书。

拳头大小的精工仿古宫灯摆件。

作为广州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广州榄雕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精湛的技艺享誉中外。活动现场展示了一件拳头大小的“宫灯”摆件《镂空吊链宫灯》,作品是由广州榄雕与广州牙雕两个非遗项目的跨界合作而创作,整个宫灯由七条采用镶嵌技法做成的榄核链条吊起来,每条链条均耗费超过10个乌榄核才能雕成。

当天恰逢作者曾昭鸿老师从艺50周年。他表示,“广州榄雕承载了岭南人的情怀和文脉,我觉得有责任把这项流传千年的技艺传承下去。”现在,曾昭鸿的儿子曾宪鹏也接过父亲手中的刻刀,继续雕琢乌榄匠心作品。

曾昭鸿的儿子曾宪鹏正在教授榄雕工艺。

近年来,越秀区大力推进广东省广府文化(越秀)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开展非遗“五在”工程,注重培育非遗人才,特别是突出非遗进校园,出版《非遗玩家》系列教材,以文化传承浸润童心。

此外,越秀区还依托广府庙会、迎春花市等大型品牌文化平台,开展非遗体验、展演、研学活动,鼓励非遗文创开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更多年轻人拥抱传统文化。

培育壮大衍生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

活动现场还开设了非遗展览、“我在越秀玩非遗”系列体验活动和“玩转非遗”市集,集中展示榄雕、手掌画、玉雕、打铜、铜印制作、广绣等非遗技艺。市民可与非遗大师进行互动交流,亲手创作属于自己的非遗作品。在“玩转非遗”市集,设置了20多个展位,展示展销非遗文创、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等。

这其中,榄粽尤其受到大家欢迎。“这个文创产品很有新意,乌榄肉入粽,核用来雕刻。”市民刘女士表示,这是她第一次吃到榄粽,觉得很好吃,端午节马上到了,刚好买点手信带回去给家人尝尝。

榄粽尤其受到大家欢迎。

近年来,越秀区深入推进文化传承发展,全面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传承,积极探索“非遗+”融合发展新模式,让非遗迸发新活力。同时因应非遗项目特点,鼓励衍生产业培育壮大,赋能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在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上稳步向前。

“我们深入从化区三百洞村、罗定市金垌村等乡村开展消费协作和产业帮扶,使帮扶产品向商品转变,推动城乡要素双向高效流动,助力乡村振兴。”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何愿飞介绍,广州的增城、从化盛产乌榄,榄雕的原材料主要来自于此,除了榄粽外,用当地的乌榄树为原材料制作的古榄馨香小凤饼、“花千树”榄香薰油及榄香牛奶皂等文创也有不少,大家可以在活动期间购买到这些产品。

采写:南都记者 王美苏 通讯员 翟晓雪

关键词:

上一篇:大洋生物最新公告:2022年度权益分派10派2元 股权登记日6月28日
下一篇:最后一页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