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1日讯(记者郭丽霞 通讯员蔡思凡)“前进!跨越障碍!发射水炮!”2月28日,青山区钢城第十一小学四年级少先队员代表走进中韩石化科普教育实践基地,参加了一场趣味横生的研学活动。
402班的黄思妍在中韩石化志愿者的讲解和指导下,手持遥控终端,远程指挥起一台小巧的防爆灭火特种机器人,开始执行救援任务。轻松翻越障碍、自如钻进消防员到不了的火场、发射炮智能并可选择多种喷射方式……了解到这个“小小钢铁侠”的惊人武力值,不少队员和黄思妍一样,成了忠实的“铁粉”。
在中韩石化应急救援中心冯队的带领下,队员们还体验了不少消防救援新科技。44米级的云梯车,瞬间即可升梯至工作高度,让孩子们零距离体验高空救援作业;戴上安全头盔,穿上消防防护服,背上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套上消防胶靴,402班彭嘉睿挺胸昂首,郑重地敬了个军礼,他兴奋地说:“高科技武装的消防员太酷了!”
随后,少先队员们还进入厂区智慧课堂,学习石油知识,接触石化科学,了解石化工业。课堂上,志愿者让小队员用镊子夹起几根看似普通的布条放入水中,搅拌几下后,布条在水中消失,引起了队员们的阵阵惊呼。原来这就是神奇的水溶性纤维!志愿者介绍,目前,水溶性刺绣、水溶蕾丝已成为大热面料,在服装上应用水溶性面料,当适宜温度的水充分接触服装后,面料便会自动溶解,变成一件全新的服装。志愿者还向队员们介绍了石油在生活中的运用,让队员们明白了石油和人类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必须合理利用能源、节约能源。
404中队队员李震渊说,这次研学活动让他大开眼界,以前只在线上课堂见识过我国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没想到,这么神奇的高新科技离自己的生活很近。动手动脑,亲身探索科学的魅力,这样的体验真的太美妙了。
钢城第十一小学党支部书记吕璐介绍,这次活动是在钢城十一小“党团队先锋志愿服务队”的带领下开展的,活动将科技教育、环保教育和志愿精神教育在实践活动中充分融合。少先队员在“行走的课堂”中亲历科技神奇,增强了创新意识,立志从小练好过硬本领,科技报国。同时近距离聆听青年团员志愿者热情的讲解,感受志愿服务的魅力,传承志愿精神。
【编辑:丁翾】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